close

潘裕文,第1屆《超級星光大道》第3名,102日推出首張專輯《夢。想。家》。

林宥嘉,第1屆《超級星光大道》冠軍,去年發行了首張專輯《神秘嘉賓》,1030日推出第2張個人專輯《感官/世界》。

2人同屬一家唱片公司,相隔4周發片,彷彿在進行一場兄弟鬩牆的PK廝殺。

 

私底下和潘裕文聊天的時候,我跟阿潘說他是「星光幫」辦到現在為止最帥的、最有明星條件的;他可以拍偶像劇,紅了之後就會有廣告、成為大明星;當然我也沒忽略他會唱歌的事實。講了很久,我問他:「想當歌手還是明星?」他回答:「歌手。」

 

他的內在,和斯文的外表有很大反差:他很有骨氣,或叫反骨,另一個說法是好強、愛面子。他不想被定位在「王子」的角色,不想被挶限於溫暖的歌路,他跟我說:「當王子,很無聊。」我聽得出他很羨慕林宥嘉,因為Yoga從比賽、出道、發片,就給人音樂精靈的感覺,別人唱過的歌,經過他重新詮釋,就像被施了魔法,有了不同的味道,所以他在做專輯、玩音樂的過程中,玩得很開心。

 

聽完了這兩張相隔4周發片的專輯,更加深了我這樣的感覺。但我一點都不覺得阿潘的專輯無聊,相反的,他的歌聲,在風雨交替的秋夜,為我的心靈注入很穩定的力量,即使一個人在房間,沖杯茶,聽到他唱《最想做的事》、《幸福的時光》,心就暖了起來。

 

不知怎的,我腦海中浮現了費玉清的身影。幾十年來,小哥的唱腔、表演方式、就連身上穿的西裝都沒太大差別,但沒有人會質疑他的功力與歌壇地位。還是新人階段的阿潘,對於「變」的內在渴望,操之是否過急?站穩腳步之後,選擇性自然隨之而來,「潘王子」可以順理成章變成「彼得潘」。

 

Yoga發片前,華研邀請了部落客、電台DJ、唱片記者等參加他的新歌搶聽會,當天播了56首歌,我越聽心越沉,心想著:果然「玩很大」,活動結束若唱片公司問我好聽嗎,我該怎麼答。好不容易聽到比較屬於我喜歡的風格的《唐人街》,沒想到Yoga對這首歌的介紹,卻是「我一開始很不想唱中國風,後來改成現在這樣的編曲…」

 

後來,我到大河岸聽他的新歌演唱會,和身邊的朋友相識而笑,彼此都很認同「Yoga的現場很棒,突然覺得比搶聽會有fu多了」;再後來回家聽CD,我又再體會Yoga不斷強調「這張專輯從頭到尾聽,和一首一首聽的感覺很不一樣,希望大家可以去感受」。對於他的忠實粉絲,本來就容易照單全收;對於中間游離分子,也可以在不同的曲風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喜歡。

 

我曾經在去年的一篇部落格文章中提到「我喜歡這樣的林宥嘉」,然而這張專輯次數有限的訪問裡,我突然覺得:這個小孩的想法這麼會@#$%…倒不是說我不喜歡他的,而是他內在的一些想法,引發我想與他激辯,比方他說在NY Bagels聽到有人手機「卡」的一聲對了他拍照,他過去邀對方刪除,因為這是他的私人生活,還差點打對方…

 

我一聽,瞠目結舌。我不覺得Yoga是個會耍大牌的孩子,但他的想法與行為太激進:或許他不喜歡私生活受到干擾,但應該可以選擇較委婉的方式去告訴對方;話說回來,進了演藝圈,成為公眾人物,生活中的自由,就必然會有某種程度的犧牲。

 

有想法是好事,不過我很想告訴這兩個有想法、愛唱歌的大男孩,在娛樂圈這個大千世界,還有很多值得你們去學、去看、去聽的事,有時候,拋開一些太固執的念頭,或許適應得會更好。看看你們的師姐S.H.E8年了,不仍舊保有她們的真實與快樂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cwu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